我們真的很想聽聽你的故事。不管你現在正經歷什麼,或是想跟我們聊聊生活、婚姻、育兒的那些高低起伏,都歡迎寫信給我們。你的回信,會讓我們在錄音的深夜感覺不孤單。 信箱:
[email protected] 這集一開頭就聊了一個讓很多爸媽都心頭一震的新聞——澳洲維州爆出的幼兒園性侵案。 我們延伸探討了幾個你可能也在思考的現場問題: - 有些學校禁止男性單獨幫幼兒換尿布,這樣公平嗎? - 男性在幼教界還有空間嗎?或只是名義上的多元? - 家長能怎麼真正參與托兒所文化,而不只是「信任就好」? 但這集的主角,其實是一位匿名媽媽朋友,分享她把小孩送進自己任職的托兒所的真實經歷: 她一邊工作、一邊把小孩送進自己任職的托兒所,從報名、補助、看透內部文化,到最後連主持人莉莉都說:「如果只是為了省托費,不如去卷壽司」——這句話背後的辛酸與笑點,我們都聊透了。 也會提到: - 該不該讓孩子跟著自己進入同一間托兒所? - kindy 跟 baby room 的工作差在哪? - 怎麼填 Centrelink 補助才不會虧? - 想入行?莉莉給你幾個誠實但很中肯的建議(不是每個人都適合)。 - 最後還有莉莉凍卵進度的驚喜收尾,一點私事分享給一直都在收聽的朋友們。 這段分享,讓我們看見了一位媽媽如何從補助走入托育現場,並且真實地在教育與母職之間掙扎。或許這不是每個 childcare worker 的樣貌,但它真真切切反映了澳洲育兒與職場結構中的某些現實。並且希望透過這些資訊能幫助你在「信任托兒所 vs 保護小小孩」之間,做出更有力的選擇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mac75d5g0mbw01ysaedx5v33/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